欢迎访问中国农村网农业科普传播子站
11月4日,神舟十八号乘组成功返回,又有一批新的太空实验样品被带回地球。此前,被送往太空的6粒水稻种子,近期在大田试种中喜获丰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事实上,国际间的种子竞争从未停止过。
对农业大学向往之
你是否还记得,2022年夏天,那个火遍全网的云南农业大学招生视频?视频里,丁习功在炎炎烈日下,操着带有口音的普通话为母校宣传:“我们这里真的不用天天都挖地!” 可话音未落,画面一转,一台农机正在忙碌作业,他赶忙让身后耕地的同学小声些,这一场景被网友戏称为 “招生减章”。
两年多过去了,大众对农业大学的误解依旧存在,认为农业大学只有“种地”专业,认为没人会开开心心地选择农业大学,认为毕业后就业岗位少工资水平低……既然大家都觉得学农艰苦,为何每年仍有众多学子对农业大学心向往之?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从精准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到智能化灌溉系统的推广,从无人机植保的常态化作业到大数据在农产品市场预测中的深入运用,现代农业早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已然迈入世界第一方阵。
农业大学培养的不再是传统的“农民”,而是一群扎根田野做科研、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具备先进知识和技能、为保障人类食品而努力的“新农人”;也不再是仅仅破解“怎么种地”的问题,而是加强农业领域的基础研究,解决关键农机装备、核心种源等“卡脖子”技术问题。
“新农人”的队伍中,有不少是“海归”留学生、城市青年、返乡大学生和企业家,大家的“集聚”,让农村也不仅仅只是农村。每年旅游旺季,北京昌平区的辛庄村就游客不断,大家或在产业园里体验采摘与制作手工,或是坐着小火车深度游田间地头。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如今成了京郊知名的“网红村”。
在北京近郊的田间地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80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乡村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职业理想。
现在是育种4.0时代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从“会育种”到“慧育种”,全球种业正在迎来新型生物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的“育种4.0”时代。
我国老一辈育种家们为了选育出更好的品种,往往要在数年的时间里,在田间地头,在千万个植株中,一株一株手工观察,收集性状,犹如“大海捞针”。现在,我国科学家们已经可以通过高通量分子育种,给作物做“全身体检”,快速识别出有优良性状的基因,大大缩短育种周期。
除此以外,还有航天育种、组培快繁、智慧育种等多种先进技术和平台,让我国优良品种的培育迎来“加速度”,进入“超级模式”。
北京正在聚力打造“种业之都”,推动更多“京字号”优质种子服务世界。据统计,北京市每年育种发明专利授权300多个,居全国第一;在国家推荐优良品种中,自主选育品种占比全国第一;每年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超过400个,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政府负责搭建平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科研院所则是重要后盾,共同让科研成果不再锁在柜子里,让种子在更广阔的田野上开花结果,真正发挥出种“芯”的巨大实效。
电脑上的育种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经说:“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
从许多年前开始,育种就不再只是农业科学家的领域。例如,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兴起后,有这样一群育种人,他们没有农田和种子,只需一台电脑,就能把种子从田间地头搬到电脑上,打造育种“试验田”。
这些“电脑上的育种人”,大部分非农学专业出身,比如,中国农科院南繁院的育种团队,有不少是学现代信息技术、统计学等专业的,因为想离育种一线更近,他们常驻三亚,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看不见的虚拟世界中,让一粒种子落入“土壤”,通过模拟水分、风雨、气温、土壤等大自然中的一切,让种子生根发芽,育成“新的品种”。
现代农业不再只是下地干活那么简单,也可以是“高精尖”“高大上”的。农业大学作为培养种业创新人才的摇篮,积极新建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培养交叉复合型种科人才,始终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引领学生,最实际的产业需求引导学生。现今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种种因素让农业大学和农学专业不再是冷门。
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在生源质量排名中名列前茅,这代表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现代农业研究感兴趣,看到了农业领域的新天地。相较于别的领域,农业始终存在需求缺口,相较于潮起潮落的行业,农业每年稳定的“榜一大哥”。在北京,一大波“农业职业经理人”正在成为当地农民的好帮手。
小小的一粒种子不仅蕴含着“芯”动能,也装载着“新农人”的初心和使命,一代又一代的农科学子碰撞在一起,带着满腔热忱,向阳而生,孕育出巨大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