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村网农业科普传播子站
人类现今丰饶的饮食文化,离不开千百年来对植物的驯化与持续改良。昔日那些自然野生、难以入口的植物,在世代农人的精心培育和科学家的潜心钻研下,逐渐演变为了我们日常餐桌上的鲜蔬与甘果。
图片由AI生成
尽管植物是人类饮食的基础,但并非所有植物都具有天然的可食用性。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巩志忠教授指出,一种植物从不可食用走向可食用需依赖于驯化的过程——我们的祖先采集各类种子进行种植,在自然选择和人工干预的作用下,野生植物转变为了栽培植物,并进一步地走上餐桌。驯化既孕育出了满足人类日常温饱的各类粮食,更成为了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丰富的饮食传统正是驯化作用于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
在谈及我国主粮时,巩志忠介绍,如今被我们广泛食用的六倍体普通小麦有着三个不同的“祖先”:乌拉图小麦与山羊草相杂交孕育出了二粒小麦,二粒小麦又与节节麦杂交并形成了普通小麦。
同样作为四大主粮之一的土豆则来自遥远的秘鲁南部,巩志忠介绍,在驯化过程中,土豆的野生祖先的块茎增大了几十倍,形状也更加规则,便于食用。
图片由AI生成
玉米的驯化历程则充满着基因变化的“神奇魔法”。玉米起源于墨西哥大刍草,其驯化背后隐藏着两次关键的基因变化:TB1基因的突变有效抑制了植株分枝,使营养集中流向籽粒,使籽粒变得颗颗饱满;而TGA1基因的突变,则是去除了玉米粒周围的硬壳,极大地提升了采食便捷性,从而赋予了玉米极高的食用价值。
巩志忠介绍,在驯化的过程中,种子不仅是植物演变的关键,还是珍贵的遗传资源。经过长达五千年的精心培育与改良,野大豆演变为了可供食用的大豆,并成为了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如今,野大豆不仅是珍贵遗传资源,更被列为我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此外,黄瓜和番茄也经历了漫长的驯化。黄瓜从苦涩的野生形态转变为无苦味的长条形蔬菜,番茄则经历了果实体积百倍增长的驯化过程。
这些植物的驯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饮食习惯与农业生产。巩志忠表示,过分理想化原生态食物的概念,可能会使我们忽视一个重要事实。“诸如西瓜、香蕉和胡萝卜等如今常见的果蔬在其原始状态下要么不具有可食用性,要么与现今的形态和味道大相径庭,远不如驯化后的品种那样兼具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因此,作物的驯化不仅是自然选择与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促进物种进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