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

科普解读:转基因到底“转”的是什么

2019-12-04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纵观近年来舆论场相关话题,我们可以发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热度和关注度持续走高。那么,转基因中所“转”的基因来自何处?转基因食品有没有毒害?目前,人们对于基因“转移”过程的科学依据缺乏了解,导致大众对转基因安全问题存在诸多疑惑。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解读转基因到底“转”的是什么。

  “在近20年里,没有任何可证实的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毒理学学会(Society of Toxicology)发布的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和饲用安全的声明,目前已能够确认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该声明还表示,每一个新的转基因作物都经过了监管部门的评估。

  

  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转基因,但是并非人人了解转基因,有关转基因安全性的谣言屡禁不止。2010年,一篇题为《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帖子引发人们对转基因产品导致不孕不育的猜疑。2013年,《转基因大豆与肿瘤和不孕不育高度相关》一文,直指河南、河北、上海、广东、福建等地肿瘤发病与转基因大豆油消费有极大相关性。这些帖子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即使经过了政府部门以及医学专家的反复辟谣澄清,公众依然对转基因产品产生了极大恐慌。

  人们对于转基因产品存在误解,大部分原因在于不了解其原理。资料显示,通常所说的转基因技术是指人为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几个已知功能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安家落户”,使该生物获得新功能的一种技术。我们接种的大部分疫苗、糖尿病人使用的胰岛素、一些干扰素和抗生素都是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产品。不仅如此,转基因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环保、能源能领域。可以说,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是生物科学进步的产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转基因作物则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某些生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使其在生产能力、营养品质等方面更符合人类的需要。关于长期食用的安全性问题,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实验过程中,借鉴了现行的化学品、食品、食品添加剂、农药、医药等安全性评价理念,采取大大超过常规食用剂量的超常量实验,应用一系列世界公认的实验模型、模拟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方法来代替人体实验并推算长期食用对人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

  在转基因产品安全评价中,绝对不允许转入表达致敏物和毒素的基因。转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和食物中其他蛋白质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营养物质,蛋白质进入胃肠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可提供人体的营养和能量。

  

  此外,一些言论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人体基因转变或对子孙后代有影响。事实上,人类食用植物源和动物源的食物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这些天然食品中同样含有各种基因,转基因食品与这些普通食品一样,都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人们常吃的即使是最传统的食物,也包含了成千上万种基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担心食物中的基因会改变人的基因或遗传给后代。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
附件:封面图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