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加快生物育种发展,把饭碗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2022-08-17 来源:光明网 作者: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面对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工程,在开展具体工作时,亟待需要国家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后简称《规划》)。《规划》明确,要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生物育种等领域产业化应用,保障粮食、肉蛋奶、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心与民意的同频共振,也为生物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育种领域取得诸多突破,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我国绝大部分物种的基础研究并没有处于领跑位置,重要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与调控网络研究体系还在搭建之中,类似Bt抗虫基因等具有重大育种利用价值的基因并不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破题是发展的必须。《规划》的发布,就是我们打开“怎么干”的工具箱。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规划》提出,要着眼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适应日益多元的营养健康食物等消费需求,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辩证地看,在全球疫情、地区冲突以及气候变化等背景之下,粮食安全始终是构成宏大叙事的关键词。在此维度之下,生物育种对于生物安全防控和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规划》对于生物育种的任务明晰,已然是着眼“粮食满仓”的基础之上去审视。

  站在“希望田”上,更能勾勒“大蓝图”。从优势和短板等方面观察,我国水稻、小麦的种质资源品类、育种水平表现较好,市场占有率高,但玉米和大豆产量分别为美国的60%和40%左右。生物育种产业化,尤其是转基因育种和基因编辑育种产业化,将有效提高我国玉米和大豆产量。在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发出“要想种好田,种子是根源,适合我们种的种子就是最好的”之呼声。拱卫粮食安全,坚决扛牢农业大国责任,把生物育种发展作为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这既是发展的必然,也是责任的使然。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而生物育种的“答卷”成绩如何,不妨看组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生物育种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成果》显示,生物育种产业近十年来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我国生物育种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正是因为对脚下土地“爱之深沉”,科技人员才能够不断攻关具体领域里的诸多“小目标”,发挥了生物育种在粮食安全上的责任与担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生物育种不断加快前进的步伐,我们对于未来又岂止是“可期”。

  加快生物育种发展,把饭碗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的愿景,需要具体行动去落实,《规划》就强调要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这无疑是牵住了“牛鼻子”。对于文件,我们不能仅仅是“掌握”或者“解读”,而更应该付诸现实。当前来看,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正在逐步落地,相关法律法规已基本修订完成,生物育种赋能农业生产蓄势待发……此刻无论从哪个维度去审视,尽管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在增多,但时和势始终与我们在一起。种好生物育种这块责任田,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田野上收获自己的丰硕成果。(谢伟锋)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