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科技载着营养型农业驶入蓝海

2019-12-16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李晨

高叶酸玉米

  “当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隐性饥饿问题,是由于某些矿物元素、维生素的长期摄入不足或者失衡而导致的健康受损。我国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占死亡原因的比例很高,已经成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最大障碍。”9月21日,首届营养型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会在上海举行。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在会上指出,为解决隐性饥饿的问题,十几年来国际生物强化项目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培育出一系列产品可供推广应用。

  营养强化作物更亲和

  2014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给“营养不良”下了新的定义,既包括传统的营养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还包括超重和肥胖。

  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有45%和营养不良相关。我国目前有1.59亿名儿童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此外,微量营养素不足正在影响全球20亿人的健康,尤其是妇女和儿童更加严重。另一方面,超重肥胖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营养不良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隐性饥饿所带来的损失可占GDP的3%到5%。

  根据这个新定义,我国营养健康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尚有很大的差距,国民日益增长的健康营养需求和健康服务提供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晓光认为,我们需要科学化、标准化、精准化、现代化、智慧化和个性化的营养。

  杨晓光指出,要改变营养不平衡的现状,必须进行结构调整,补齐平衡膳食的短板;高质量地建立农产品的营养标准;传承创新,提高农产品的健康价值;培育生物强化及特需的新产品;对接信息技术,实现精准营养。

  例如,在结构调整方面,要增加全谷物、杂粮、杂豆、薯类产品,增加乳制品、大豆制品和富含ω-3的植物油产品,增加水产品和水果,减少猪肉。

  “高质量发展亟须建立农产品营养标准。”杨晓光强调,需要建立生物强化的营养标准,使得产品的有效成分既达到营养需求,又在一个安全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营养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营养强化项目协调人、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张春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营养型农业是以作物营养强化技术体系为核心,培育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健康功能因子的农作物新品种,满足人体个性化营养需求的新兴产业。

  国际营养强化项目主席、2016年世界粮食奖获得者Howarth Earle Bouis在会上强调,相对于其他克服营养健康不良问题的手段,如服用复合维生素片,进食碘盐和铁强化酱油等,作物营养强化,即营养型农业成本低、可持续、投入产出比高,消费者有更好的接受度。

  从全产业链角度布局技术创新

  高叶酸玉米、高锌大米、高β-胡萝卜素甘薯、高锌小麦、高萝卜硫素大白菜菜心……多种富含微量营养元素的农产品在会上亮相。

  唐华俊介绍,针对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造成的“隐性饥饿”,2004年5月依托中国农科院启动了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多年来,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与营养科学相结合,筛选、培育、评价和推广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营养强化作物新品种,已经培育出20多个富含铁、锌、维生素A原、叶酸等微量营养素的水稻、玉米、小麦、甘薯和马铃薯新品种。

  目前约有210多名专家在中国农科院从事作物营养强化及食物营养相关的研究,包括发展战略、政策、营养标准与监测、营养因子与功效评价、栽培示范、加工技术和动物营养等。在营养型农业方面,启动了作物营养代谢机理及营养强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行动,建立了种质资源、作物育种、代谢调控、农产品加工、人体营养、社会经济等多学科联合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

  从2004年到2009年,中国营养强化项目主要聚焦小麦、水稻、玉米和甘薯几种作物中铁、锌和维生素的强化。2010年以来,项目进入第二阶段,新增了马铃薯、白菜、番茄、黄瓜等作物,并将目标元素扩展到叶酸、花青素、抗性淀粉和?酌-氨基丁酸等营养素及健康功能因子上。

  由于营养型农业有非常强烈的跨界属性,不仅有农业专家参与,还必须吸纳卫生、动物营养健康、社会、经济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在产业化推动过程中,将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营养健康、大数据等,所以,其技术创新也具备很强的跨界属性。张春义强调,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作技术创新的布局。“未来会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有无限的空间可以发挥科技的作用。”张春义说。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品种创新处处长马志强表示,国际粮食安全专刊明确提出未来目标之一,是要提高种子和植物可食用的营养成分。为了实现作物营养导向型科技创新,我国应从大幅度减少审定作物、启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入手,满足营养导向型农业发展要求。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李晨
附件:封面图片

相关推荐